《信息资源管理》考试范围
一、信息资源管理概述
主要内容:理解信息链视角下信息流运动的内在逻辑;熟悉信息、信息资源、信息资产等相关概念;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定义、发展脉络、层次和手段等;认识并理解大数据、智慧数据以及其对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影响等。
二、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
主要内容:了解信息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基本作用;熟悉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技术,包括计算机技术、通信技术、网络技术、数据库技术;了解大数据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、区块链技术等数智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基础。
三、信息资源的分布及其规律
主要内容:理解马太效应及其给信息资源管理带来的启示;理解帕累托法则、长尾理论及其启示;掌握信息的增长与老化规律、文献计量学的三大基础定律(布拉德福定律、洛特卡定律以及齐普夫定律)等基本知识;认识引文分布规律;了解网络信息资源分布视角下的互联网结构及规律。
四、信息采集
主要内容:理解信息源的定义及类型;掌握信息采集的定义与原则;掌握信息采集基本方法,包括调查法、访谈法、观察法;掌握平台数据采集、网络数据采集等。
五、信息组织
主要内容:理解信息组织的概念、对象、步骤等基本知识;熟悉文献资源信息组织相关知识;掌握常用的信息描述与组织方法(分类法和主题法);掌握网络资源信息组织相关知识;理解知识组织的概念、类型、方法、应用等;认识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的前沿与发展。
六、信息分析
主要内容:理解信息分析的概念、类型、特点及作用;熟悉信息分析的流程及发展趋势;掌握和理解信息分析基本方法(推理法、分析与综合法、信息计量法、回归分析法、社会网络分析法等);掌握相关大数据分析法;理解和运用情报关切下的分析与应用(如竞争情报分析、科技情报分析、军事情报分析、公安情报分析)等。
七、信息交流
主要内容:理解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、类型、条件与要素、渠道、规律等基本知识;理解信息交流的内在机制(社会信息流的形成、信息交流中的“栈”、信息传递的模式等);掌握信息交流的经典模式,如拉斯韦尔模式、香农-韦弗模式、施拉姆模式、米哈依洛夫模式等;熟悉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及特点;认识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;了解网络信息交流的发展趋势等。
八、信息用户
主要内容:理解信息用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;掌握用户信息需求的内涵和相关理论;熟悉用户信息行为的定义、类型、特征等;掌握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内涵、构建流程等;认识用户数据的利用与价值实现的典型应用等。
九、信息政策与信息治理
主要内容:理解信息市场失灵与政策干预之间的内在关系;理解信息政策的定义、基本功能、框架和基本类型;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政策,了解数据产权相关知识;熟悉信息公开相关知识,了解数据开放相关知识;熟悉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政策与治理实践;熟悉国家信息安全政策与治理实践等。
十、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沿方向与未来发展
主要内容:熟悉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前沿方向;了解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管理面临的新挑战;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。